人各有志作文?志向對職業選擇的影響那么,人各有志作文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“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”古往今來,人們的理想追求、所建功業、品格及人生態度各不相同,這便是“人各有志”的體現。
歷史的長河中,眾多名人因志而閃耀。莊子,學問淵博、思想深遠、名望頗高,楚王慕名遣使請他為相,可他卻寧愿一生在濮水垂釣,看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,哪怕窮困潦倒,也不愿涉足官場,他崇尚自然,看破紅塵,追求精神上的逍遙自在。而孔子則截然不同,生活在諸侯爭霸、戰爭連年不斷的春秋末年,明明知道自己“克己復禮”的主張不會被人采納,卻還要帶著一群弟子邊行邊乞,周游列國,苦口婆心地去游說各國諸侯,讓他們停止爭戰,為民施仁術,他熱衷政治,心中懷揣著用自己的學說改變社會的宏偉抱負。
杜甫亦是如此,青年時趕赴長安,希望能一展才華,被朝廷重用,實現“至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”的政治理想。然而,他一生不得志,沒有真正獲得過一次報效朝廷的好機會,但他的政治抱負從未衰減,無論身處怎樣的生活環境,他都憂國憂民,心中只有國家與人民。
不只是這些古代名人,現實生活中也不乏“人各有志”的例子。“香港大學之寶”袁蘇妹鐘情于做一位雜工,她不以自己的工作為卑,反為做飯掃地投入了真情;肢殘的趙世術不離開講臺,他不認為自己行動不便,只因對孩子們情有獨鐘。他們在自己鐘情的事物上傾注心血,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在校園生活中,同樣能看到“人各有志”的現象。曾經老師鼓勵大家寫入團申請書,強調入團的作用,甚至提及不入團就不能入黨,不入黨就難以做官。但全班只有一位同學交了申請書,因為有些同學無意仕途,只在乎自己的興趣,比如熱愛祖國燦爛的文化、悠久的歷史,像喜歡《三國》《水滸》,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不同的志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。就像中國古代民間傳說里劫富濟貧的游俠,他們的做法使哪怕盜賊的理想也有了價值。無論是一個小混混想要當警察,還是少管所剛放出來的逃學學生想要進國務院,只要有志向,都值得尊重,而能否實現志向,關鍵在于是否有與之對應的覺悟和開辟道路的能力。
以上就是人各有志作文的全部內容,志向對職業選擇的影響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